首页 / 苏银金租:凝聚“四融”合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苏银金租:凝聚“四融”合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3/10/10 浏览次数:221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苏银金租成立8年以来,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租赁服务,致力于打造“服务专业、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一流金融租赁公司。公司坚守“融实”的高质量发展定位、践行“融绿”的高质量发展内涵、打造“融数”的高质量发展动能、筑牢“融治”高质量发展根基,交出了一份金融租赁与实体经济从“共生共融”到“双向奔赴”的时代答卷。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超千亿元,累计实现租赁业务投放2400多亿元,服务各类客户超13万户。


坚守“融实”高质量发展定位


坚守高质量发展定位,在于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在于践行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互促相融。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金秋十月,是新疆棉花采收最繁忙的时节。从去年开始,在庞大的棉花采收大军中,加入了一支神秘的黑科技采棉机队伍。一台台被称为“自走式棉花收获打包一体机”的全新国产采棉机,集行走模式控制、自动流程控制等功能于一体,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的行进和棉田采收工作,一键即可实现收获、打包、卸料等全流程操作。过去50亩地人工采摘的时间最长需要2个月,投入全新采棉机后只需约2个小时就能采完。


而这一助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推动国内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典型案例,正是由苏银金租与一家国内领先的大型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头部制造商合作实现。


为支持国产采棉机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科技装备,苏银金租与该制造商携手,创新性以近百台采棉机为租赁物,推出“先租后买”的模式,大大减轻了农业专业化组织和棉农购机一次性投入较多资金的压力,有效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服务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事实上,作为最贴近实体经济的金融工具之一,金融租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苏银金租自成立之初便踏上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征途,突出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涉及国产民机、盾构机、低轨卫星、绞吸式挖泥船、神威超级计算机、海上风电安装船等一批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公司在制造业领域已累计实现租赁业务投放超过300亿元。


与此同时,苏银金租认真履行普惠金融职责,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公司创新推出了线上化批量化普惠金融业务,至2023年二季度末共支持小微及个人客户9.3万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农林牧渔业累计投放金额186亿元。尤其在户用光伏领域,公司逐渐探索出户用光伏与融资租赁有效结合的业务模式,已累计为5.2万农户提供了屋顶光伏发电设备,为农民脱贫增收贡献苏银力量。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坚守“融实”高质量发展定位的苏银金租,正在深耕区域经济沃土中向“实”而行。


践行“融绿”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长三角内河水网密布、航道交错,船只穿梭如织,一片繁忙景象。


去年10月10日上午,太仓港码头,一艘看似普通的内河集装箱船的首航,引来了全国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作为双碳战略下长三角探索零碳航运、内河船舶电动化转型的最具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纯电动船型之一,这艘名为“江远百合号”的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正式投入太仓港至京杭运河苏州工业园区港80公里航段运营,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约160吨,减少碳排放500吨,真正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


而为“江远百合号”提供高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清洁动力、正式开启江苏内河水运“纯电动时代”的,则是源于苏银金租与国家电投旗下专注“绿电交通”的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商——启源芯动力的深度合作。


在运营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江远百合号”对长江大保护、绿色航运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也为国家《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7月,苏银金租又主动介入全国首个全省组网低碳航运项目——“电动湘江”,以直租模式支持建造2条208TEU新能源纯电动集散两用船,助力湖南“一湖四水”内河航运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租赁已成为租赁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词,而苏银金租早已前瞻发力。


自2015年成立以来,苏银金租就将绿色金融纳入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绿色租赁品牌。作为全国首家以最高等级获得绿色主体认证的金融机构,苏银金租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不断加大绿色金融服务力度,业务领域涉及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污水处理、绿色出行、传统行业绿色升级、生态园林绿化等产业,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绿色租赁业务余额470亿元,在总业务中占比近50%。


在加大金融资源投入的同时,苏银金租注重对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围绕绿色细分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做深做实,仅2022年以来,公司在新能源电池相关产业新增业务50.08亿元,在构建覆盖动力锂电池产业全景图谱服务体系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光伏领域,自2022年2月起,苏银金租相继落地一批整县推进屋顶光伏直租项目,专项用于江苏等地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公司在光伏相关领域投放金额达119.65亿元。此外,苏银金租还引流金融活水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于2021年4月率先发行20亿元全国首单“碳中和”专题非银机构绿色金融债券(债券通),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双碳战略相关行业企业,支持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49万吨。


绿色发展理念先行,苏银金租积极践行ESG理念,不断扩大绿色金融“朋友圈”,于今年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并编制了《金融租赁企业ESG管理工作指引》,与21家金租公司共同发起践行ESG理念倡议,倡导金租行业投身ESG实践,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共赢。践行“融绿”的高质量发展内涵,苏银金租一直在路上。


打造“融数”高质量发展动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数字化转型方向,提高产品服务与客户需求的适配度,推动科技与金融互促共进。


今年8月,南京大学-苏银金融租赁联合研究中心一周年成果发布会在南京召开,来自金租、银行、高校、协会、企业等各方代表共同见证了苏银金租借力数智赋能,在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方面取得的成果。


该中心自建立之初就聚焦金融租赁业最为关注的数字化转型等核心议题,围绕《小微企业租赁业务线上化的实践和应用》《物联网+区块链在租赁物管理中的应用》等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如今部分研究成果已投入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1年,苏银金租制定了数智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把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公司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和内部治理,从顶层设计开始,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前瞻性搭建租赁业务智慧平台,在产品、流程、风控等方面围绕“客户中心”进行重塑,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创造价值,同时推动自身精耕细作、提升发展质效。


践行普惠职责,科技赋能是必由之路,面向小微企业、普惠客群,苏银金租以“极简、极快、极美”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借力“互联网+”,形成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陆续推出包括“创e租”“科技租”“快捷租”“享e租”等在内的“融易租”品牌系列产品。截至今年6月末,“融易租”共支持小微客户6.7万户,累计投放金额40.6亿元。此外,苏银金租还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用车辆等线上融资租赁业务,实现无接触24小时审批放款服务。


在科技赋能风险管理上,苏银金租在整合内外部大数据的基础上,借助金融科技,探索风险管理新模式,设计并逐步构建涵盖集团融资图谱、租金管理、租后管理、资产管理、预警管理、征信查询、远程视频签约等功能的智慧风控系统。集团融资图谱是苏银金租结合租赁业务特点,在业内首创的基于投融资关系的知识图谱应用,在租前阶段提供了超1000家企业的集团融资风险图谱,单一集团最多涵盖1259家关联企业,为租前调查节省50%以上时间。在租后管理阶段,苏银金租实现了对客户租后管理情况的智能追踪和落实,构建了统一的租后材料影像视图。通过预警管理,可多渠道全面抓取客户外部风险信息并实时进行风险预警,及时排查潜在风险。同时,租后管理还支持客户调查报告自动预生成,大大提升了租后管理的效率。


对于租赁公司最重要的租赁物管理难题,苏银金租围绕物联网采集数据如何精准有效地实现租赁物风险预警等内容,对接了多家物联网设备厂商,针对设备采集数据构建差异化租后管理策略,搭建了租赁物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时获取租赁物动态数据,扩大车辆、户用光伏、生产制造型企业设备等租赁物的监控覆盖面,提高对实体企业、普惠金融的服务及管理效能。


筑牢“融治”高质量发展根基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根本保证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和队伍建设,坚定党建与经营融合发展之路。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与独特优势。


在苏银金租看来,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的本质特征,也是新时代保证金融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成立以来,苏银金租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核心竞争力的意识,从组织、思想、行动、价值等方面积极探索党建与经营“融合式”发展之路,打造“红领租赁”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为公司发展强基固魂、凝心聚力。


思想融合是前提。苏银金租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学深悟透的成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新理念新思想,综合各类渠道资源开展学习研讨,以讲促学、以学促做,推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双提升。构建“一馆一栏一墙一中心”宣传阵地,定期推送精品微党课“苏银青年说”,大力宣传公司党建新做法新成效,使广大党员员工潜移默化感受红色文化气息、接受教育引导。


组织融合是基础。苏银金租着眼全局,强化整体规划和工作统筹,把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把党建工作纳入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件规程,坚持党委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之中。强化一岗双责,健全考核机制,建立支部星级评定体系,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围绕关键岗位、重点领域,划分25个党员责任区,督促党员在责任区内各尽其责,种好“责任田”。


价值融合是支撑。苏银金租坚持以共建促发展,以共建联建为抓手,先后与江苏联通、大唐航运、悦达集团等四十多家企业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推动相关领域业务的落地;与高等院校、司法机构、研究院所及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开展结对共建,借助专业力量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向用力、相得益彰。


行动融合是关键。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关爱,开展幸福企业创建,及时解决员工的“急难愁盼”;另一方面,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和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金融纾困力度,累计减免疫情影响相关企业本息及罚息700多万元;主动扩大减费让利范围,2022年以来公司主动为客户承担评估费、保险费、抵质押费等各类费用1100多万元。


苏银金租8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体现了党建与经营互促相融的现实意义,事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来引领,只有党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入、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将党的政治引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金融租赁力量。


苏莹萱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