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和基因:关键一跃 获660万元奖励
世和基因:关键一跃 获660万元奖励
发布时间:2024/9/6 浏览次数:176

文章来源:江苏经济网

在江苏各地,奔腾着众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他们茁壮成长、加速跨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水深则鱼悦”,探寻一家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秘诀,从孕育其成长的一方沃土中方可窥见答案。想要更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高跳快跑”,就要涵养好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生态环境——以更快的速度驰骋在产业升级新赛道,以更给力的政策力度鼓励成果转化,用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汇聚更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创新先锋力量,激发新质生产力澎湃动力。

从落地生根到枝繁叶茂,从创新苗圃到科创密林,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数字医疗领域独角兽企业——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世和基因”)的创新突破路径浓缩着南京生物医药谷十余年的蜕变成长。

 

关键一跃,自主创新产品获660万元奖励

走进世和基因总部大楼展厅,密密麻麻的专利墙最先映入眼帘,摆在显著位置的一众明星产品,镌刻着企业发展历程中一个个重要里程碑。

2023年10月,名为“世和一号”的基因检测试剂盒产品获批上市,不仅实现国内肿瘤NGS(下一代测序技术)大panel(基因检测的一种组合)试剂盒零的突破,也填补了国内临床和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标志物检测的巨大需求,覆盖与肿瘤发展和治疗预后高度相关的425个关键基因。

该产品还获得省级财政660万元免申即享奖励,同时被纳入省级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目录。

从“0”到“1”需要厚积薄发,每一次创新突破背后是海量试验的积累。世和基因研发部总监刘思思说:“在产品转化过程中,希望能够100%检测出我们想要检测的靶点。如何去保证稳定性,一直是我们努力攻破的重点。无论是标准品还是真实样本,我们往往都是经过了上万例样本的验证。”

 

攻坚克难,多项关键技术和产品实现国内首创

基因检测技术不仅助力精准定位靶点、实现“对症下药”,在肿瘤早筛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样备受关注。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对抗癌症最有效的策略,世和基因开发的鹰眼产品,就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一旦发现异常信号,鹰眼可以定位信号来源的具体部位。简单来说,只需抽“一管血”,就可一次性筛查包括肺癌、肝癌、肠癌等9种高发癌症。

刘思思表示,当肿瘤开始发生时,人体的基因组会出现与健康人不同的特征,“如何去捕获极其微弱的肿瘤信号也是一大难题,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在排除干扰因素的同时,可以准确地识别出基因组上的肿瘤信号,进一步提升肿瘤早筛的灵敏性。”

十年磨一剑,世和基因始终瞄准市场热点、患者痛点,专攻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目前世和基因参与临床转化研究项目超2400项,相关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公司也从最初的5个人团队成长为超1500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估值10亿美元,并入选《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共创共赢,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崛起,发展热土涌动蓬勃之势

创新驱动是独角兽企业制胜的关键因素,但从研到产的转化往往伴随较长的研发周期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资源是独角兽企业初创时期普遍面临的烦恼,世和基因也不例外。

2013年,世和基因落户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生物医药谷,政府及时出手、给予全方位扶持。“当时,企业创始人背着背包直接从国外来到园区,从零开始,各级政府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科技与经济发展部部长孙卫东介绍。

从创业之初“一企一策”的全方位服务,到后来创业团队人才项目的申报,再到助力企业扩大产能、提供土地政策支持,世和基因发展之路上的每一次关键跨越,都离不开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眼下,世和基因总部二期工程已被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底前达产竣工。“在建设方面,新的二期项目按照计划应该是三年完成,实际上2.7万平方米的建设体量在园区以及新区各个部门的协力支持下,预计今年年底将达产竣工。”孙卫东说。

都说一个区域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多少,反映着当地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如今20.51平方公里的南京生物医药谷已汇聚千余家创新型企业,其中,国家及省专精特新企业43家,南京市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38家,处处涌动产业发展蓬勃之势。

 

政策赋能,保障全链条、涵养好生态催化“创新裂变”

眼下,世和基因已经和全国超800家三甲医院开展相关临床合作,通过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等模式,实现诊断与治疗的联动创新;核心技术和产品获得多项国内外市场准入通行证,并与国际知名药企签订了数亿元订单,企业“出海”脚步还在加快……如此这般创新速度的达成,还和南京生物医药谷全力推进从研到产“全链贯通”息息相关。

南京生物医药谷出台一揽子政策举措,建立起企业发展全链条保障机制,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分门别类制定措施、实现精准施策。

孙卫东表示,园区通过营造好生态来催化“创新裂变”,让创新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动能。“未来将按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要求,从资金、企业运营、产品销售以及人才支持等各个方面加速形成培育机制;对已经申报完成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引导他们争取向单项冠军靠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孵化功能,提高园区的综合能力和产业合力。”

张洋珊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