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人民日报》刊发时评《发挥更大想象力去创新》,综合报道我国在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清洁能源技术方面,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中以掺烧污泥耦合发电技术为例,聚焦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徐矿集团”)“循环流化床机组掺烧污泥技术”绿色发展案例,报道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徐矿发电公司”)全面推进煤电低碳化转型,抢占传统火电培育新质生产力制高点,在绿色低碳“新赛道”上奋勇前行。

报道摘要
近年来,我国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着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徐矿发电公司,从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泥,烘干后被用来与煤炭掺烧发电。该企业平均每年要处置近10万吨污泥,可节约标准煤近8000吨。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进一步做好开发利用,具有战略性意义。在确保供给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从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等不同方向推动创新,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打造“绿电”品牌 厚植绿色底色
徐矿发电公司聚焦“效率、潜能、创新”三个关键要素,在价值创造、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现代绿色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发展“含绿量”,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不竭动力。
充分发挥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优势,深入拓展“煤、电、热、气、余热固废”再利用循环产业链,成功消纳徐州市约80%湿污泥的同时,助力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解决8万立方米遗存污泥处置问题,城市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能力处于江苏省第一方队,为江苏省绿色生态发展贡献徐矿力量。
践行“双碳”战略 保障能源安全

近年来,徐矿发电公司聚焦“双碳”目标,深耕转型核心领域,紧跟辅助服务政策,充分发挥辅助服务“调节器”作用。大力开展以灵活性改造为核心的“三改联动”等机组优化改造,机组辅助服务单位容量收益、调峰能力和调频响应能力处于省内同类型机组前列。

在保障新能源消纳和能源体系安全方面积极践行国企责任担当,开展的供热耦合宽负荷调峰优化、烟气再循环改造等工作,顺利通过江苏省电网公司认证验收,一次达到30%的深度调峰能力,辅助服务单位容量收益走在江苏省前列;对保障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发挥了积极作用。
紧扣“智改数转” 建设智慧电力
该公司紧跟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坚定“智改数转”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以实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根本性转变,赋能传统火电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构建“火电+N”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建成智慧管理平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进智慧电力建设;加速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改造和智能化装备应用,推进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升级,配置技术领先、功能齐全的智慧仿真培训系统,完善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容错纠错机制,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舒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王乃顺 刘希宇 盛莹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