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古城徐州,驻扎着素有“地勘铁军”美誉的中煤长江地质集团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二队(以下简称“二队”)。二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2年。威名远扬的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电影《铁道游击队》王强的原型),曾任该队前身勘探队副队长。
砥砺前行:聚焦主责主业谱新篇

坚守初心使命。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地勘行业的发展也经历过寒冬和低谷。但不折不挠的江苏煤勘二队人始终牢记使命、初心如磐,始终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己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决扛起地质报国大旗。建队72年来,这家红色地质队伍的足迹遍布国内17个省(自治区)和境外孟加拉、柬埔寨、老挝等国,累计钻探工程量超过500万米,提交煤炭资源储量312亿吨,岩盐及钾盐资源储量超过100亿吨,为我国煤炭和化工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地质勘查功勋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百强地质队、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工作诚信单位、中煤地质总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胸怀国之大者。时代在变,赋予地质工作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近年来,二队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煤地质总局“一体四翼两培育”产业建设思路,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地质勘探“铁军”作用。响应国家号召,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展理念,围绕矿山全生命周期提供地质技术服务,逐步向煤矿防治水、冻结钻、煤基固废处理、离层注浆等地质主业转型。在安徽、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承接多个煤矿顶底板地面区域探查治理项目。施工的内蒙古母杜柴登煤矿开采沉陷控制与煤矸石处理离层注浆项目,实现煤矸石“零排放”,有效解决了煤矿采空区塌陷难题。近5年间,二队通过煤矿顶防治水施工释放煤炭资源量超1亿吨,处理煤矸石630万吨,矿井水1197万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矿山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地勘力量。
锐意进取:聚焦管理提升建新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二队坚持以市场开拓为龙头,以提升效益、经营质量为工作核心,强化“走在前列”的思想自觉,锚定“干在实处”的工作导向,坚定“行稳致远”的战略信心,苦练内功,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国有地勘单位产业竞争力、发展影响力。
夯实市场管理。二队领导班子紧跟国家步伐,准确研判市场形势,坚持队长是业务开拓“第一责任人”、队班子其他人员和实体负责人是“第一业务员”营销体系,聚焦区域市场开拓,在“两淮、西北”两大区域市场持续擦亮二队“金字品牌”。通过品牌建设不断实施“二次经营”“三次经营”,实现了市场拓展良性发展。
强化项目提升。多措并举强化重点项目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盈利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11月,二队收到两封感谢信,施工的淮河能源唐家会、潘二煤矿防治水项目分别以比约定工期提前8.5个月、1.5个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喜获矿方赞誉。唐家会项目部干部职工克服内蒙古山区艰苦施工环境,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前265天完成施工任务,再现“铁军奇迹”。
重视科技赋能。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协调发展和成果转化,加强与大型煤企、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泛开展“小改小革”活动,鼓励干部职工争当技术革新“小鲁班”、精细管理“小当家”。实施的板集煤矿防治水项目是国内首次对风氧化带底界、垂向及侧向导水通道进行注浆加固改造形成隔水层的煤矿顶板水害治理工程,在国内顶板防治水领域具有引领性。项目部人员深入研究巨厚松散层下采煤水害三维探查与防治技术,该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板集煤矿水害治理,为区域巨厚松散层压覆开采矿井水防治提供了重要技术借鉴。
加强党建引领。实现地勘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建引航。二队党委坚持把办实事、破难题、促发展作为党建引领的重要抓手,3名队班子成员蹲点式长驻区域市场和项目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生产一线职工实际困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痛点难点问题。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各党支部引导广大党员在履行职责中展现“干”的作为,大力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推进以“不忘初心”“服务中心”“勠力同心”“独具匠心”“常怀戒心”构建的“五心”工程,打造出一支过硬的党员先锋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二队高质量发展。
责任担当:聚焦高质量发展启新程

秉承中煤地质总局“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不动摇。连续4年上榜地勘信用红名单、连续9年荣获“煤炭行业AAA级信用企业”荣誉称号、连续多年通过QES管理体系认证,下好提质增效、安全生产、建强队伍、凝聚人心“四手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伟业。
提质增效。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提升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施工“程序控制”,细化施工进度目标,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掌握煤层顶底板地面区域探查治理、矿山水害防治等核心技术。在刘庄煤矿防治水项目工地,二队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一线工人,组建了一支“泥浆大师”团队。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泥浆大师”秦真彬带领团队调整泥浆性能,提高泥浆岩粉携带能力和护壁效果,确保孔内安全。面对钻孔较深的实际,他们增加润滑剂用量,降低“托压”对施工造成的影响,解决了进尺缓慢的问题,并适时调整泥浆泵排量,提高了项目施工钻效。淮南刘庄项目主支钻效8.9米/小时,十几个分支钻效达到10.8米/小时,三开近水平分支钻效位居两淮地区首位,成为煤矿防治水项目新标杆。
安全生产。全队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齐全。各重点项目积极打造“智慧工地”,有效解决工程项目“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题。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安全应急演练、开设“安全积分超市”等方式,丰富安全活动载体,调动一线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以高水平安全管理保障全队高质量发展。
建强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将年轻干部放到项目一线和关键岗位进行培养与锤炼,使其尽快成长。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持续推动“师带徒”活动,以“传、帮、带”确保“绝活”不断,着力培育一支有责任担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22年该队选送的两地质报告分别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二十届优质专业地质报告一等奖和二等奖。
凝聚人心。新冠疫情期间,二队很多钻机工人长时间坚守岗位,不能与家人团聚。春节的到来,让很多工人按捺不住返乡的激动心情。考虑到疫情因素和项目工期,为最大限度保障生产不停歇。2020年至2023年四年春节,二队积极落实中央倡议,有序做好就地过年工作。班子成员在工地与一线工人共度新春佳节,不仅过出了暖心年味,更团结了职工队伍、凝聚了人心,确保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二队将全面落实中煤地质总局“一体四翼两培育”产业建设思路,继续担当起为国找大矿、找好矿的使命和重任,以实干实绩实效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凝心聚力再建新功。
程保、程龙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