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经济网

近日,南京钢铁(下称“南钢”)第三届青年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庄严的团歌中,圆满落下帷幕。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说:“今年的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在形式上增加了许多新元素,创意十足,大家紧紧围绕企业愿景、高端发展新特征以及国家强调的新质生产力展开,充分展示了能力素质和思想境界。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南钢的事业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半年间,140名青年选手们苦练内功,从初赛、半决赛到决赛,在这场汇聚挑战与机遇的竞赛征途上,破茧成蝶,完成新的成长与蜕变。
“每位参赛选手都全力以赴、积极备赛,呈现出一场场青春与才华的盛宴。”南钢党委副书记王芳为所有参赛者的勇气与表现点赞。
赛场上,青年选手们搏击奋进、逐梦未来。南钢为青年展示的舞台无限宽广,助力青年向下扎根,向上舒展,始终与青年的成长“双向奔赴”。
回望来时的路,那是一次次历练,一次次成长,一次次磨砺,一次次绽放……
选手风采展示
成长之路的新起点

招采与制造部汪顺
春风徐徐,月光如水。时针划到晚上9点,汪顺对着会议室玻璃窗上的影子,声情并茂地演绎了一遍贯口后,启动电脑,拿起笔记本,点开最新的的社会热点和公司的最新动态,认真记录下来。这是在半决赛后,他为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
时间回到半决赛的现场。在一众选手中,汪顺显得胸有成竹,稳健灵活的台风,让他一路杀出重围,高分通过了前两个环节。到最后一个环节”逻辑思维“,却因储备欠缺导致思维混乱,慌了阵脚,最后虽入围决赛,却没有取得自己理想的名次。短暂的消沉后,他重新打起精神来为自己打气,“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在决赛开始前的那段日子里,汪顺每天一下班就掏出手机刷新闻联播、收集社会热点、了解行业讯息、记录南钢动态等,关注的新媒体账号也一下子增加到了300多个;才艺展示他准备的是贯口相声《莽撞人》,把冗长的台词背好只是基础,语调的起伏、节奏的把控、神态和动作都要揣摩好,下班后,没有人的会议室就是他的练功房。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决赛斩获了“一等奖”的好名次。比喜悦更多的是感悟,“本次大赛的终点,也是成长之路的新起点,接过一代代计量人在千检万校中力保质量的作风,传承好一代代南钢人在钢打铁铸中造就品质的千锤百炼精神。”汪顺眼神坚定的说。
我要参与南钢美好的未来

南京凯勒丁凌
那个6岁时在爸爸怀抱里听南钢故事的孩子,26岁时站在南钢的舞台上讲故事了!丁凌从小是在南钢长大的,她对十里钢城总是怀揣沉甸甸的感触与情怀。去年加入南钢,在新员工演讲比赛中脱颖而出,来到了青年素质能力大赛决赛的舞台。
在丁凌与南钢的故事里,一开始并不那么顺利。加入凯勒后,她发现学文学专业的自己对汽车零部件制造是迷茫的,尽管她从事的人事工作对工艺技术等专业知识没有过多要求,但要了解“人”,做好“人”的工作,就势必要清楚他们的岗位和所做的工作。在领导、同事的鼓励和帮助下,对公司情况和岗位工作逐渐“上手”,同时在参加的各类青年活动中,结识了更多朋友,加深了对岗位工作的理解。同时,在今年3月的比亚迪迎审工作中,她和同事们一道整理调查报告,仔细核对一本本厚厚的台账,先后完成岗位技能矩阵搭建、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等多项迎审内容,最终交出了人事培训板块的满意答卷。那埋头在铺天盖地图纸里的无数日夜,是她珍贵的回忆。
“南钢伴随了我的整个青春,我要参与南钢美好的未来。”带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力量、带着这份传承,丁凌站在了南钢第三届青年素质能力大赛的舞台上,励志接过老一辈南钢人手中的接力棒,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只有迎难而上,才能乘风破浪

炼铁事业部钟岸江
在南钢燃料供应厂,有一位默默守护蓝天白云的环保使者,他就是钟岸江。说起参加这次青年素质能力大赛,钟岸江坦言,一开始他内心是充满了忐忑与不安的,“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探险家,既好奇又紧张。”
赛前的准备阶段,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钟岸江挤出了每一分可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只为在赛场上能有更出色的表现。他制定了详细的参赛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自己能在大赛中都得到充分的准备。随着比赛的临近,钟岸江的内心开始泛起层层涟漪。他担心自己在赛场上会因为紧张而失误,也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扎实。但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钟岸江开始对着镜子进行自我鼓励,不断给自己打气:“我能行,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不断模拟比赛的场景,逐渐适应了比赛的氛围,让紧张感慢慢消散。在这个过程中,钟岸江也收获了许多来自同事们的鼓励与支持。
终于,比赛的日子到来了。钟岸江走进了赛场,他凭借着平时的积累和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了比赛。此刻的他,仿佛站在了胜利的顶峰,感受着来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在数字化管理道路上不断前行

数字应用研究院尹初
二月的初春,南钢AI算法工程师尹初迎来了一次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他告别了熟悉的算法世界,踏入了数字化管理的新领域。想到5月份的青年素质能力大赛,尹初深知演讲内容需要与新岗位紧密相连。于是,他如同海绵吸水般,迅速吸收着新岗位的工作材料,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数字化管理的精髓和要义。
在这个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传统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尹初翻阅着每一份项目材料,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信念:产业革新的钥匙,就隐藏在我们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工作细节之中。经过这次比赛的历练,尹初不仅提升了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学会了在压力下冷静思考、灵活应对。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尝试将创新思维应用到日常工作中,不断寻求突破传统限制的新路径。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继续秉持着这种精神,在数字化管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本次大赛平台广阔,尹初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可以进一步加深广大青年对数字化工作的理解,他说“数字化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拥抱它!”
比结果更美的是过程

能源动力事业部江萍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当团歌响起,第三届青年素质能力大赛完美落下帷幕,江萍的内心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复。那些反复打磨演讲稿的深夜,那些团干部们集体头脑风暴的时光,那些素不相识的选手在场下相互加油鼓励的瞬间,都定格成了最美好的画面。
作为参赛选手同时身兼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的江萍,回忆起那段充实的经历。大赛筹备阶段,作为一名团干部,她不假思索地主动承担了半决赛和决赛活动现场的部分工作。大型赛会现场环境多变,根据前期细致的分工安排,江萍同其他团干部一起按照座位分布图,有序指引选手入座,挨个检查好大家的号码牌,在每位选手上场前保障好麦克风和翻页笔,并为他们加油打气。终于轮到自己上场了,之前的忙碌驱散了内心的紧张,她拿起麦克风,自信地走上台去。
“赛程长达半年的比赛圆满结束,比结果更美的是过程。”赛后江萍抒发感言。双重身份赋予了她沉甸甸责任与压力,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认可与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始终在激励她: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

南钢共青团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精”与“特”发展理念,开展“5精5特”南钢共青团品牌工作,坚持“为党育人,为企育才”的鲜明特色,发挥“号手岗队”示范引领作用,将“战时机制”融入青年素养提升的工作当中,通过青年素质能力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青年“数字三兵”平台、青年创新工作室等载体,提升青年的“硬技能”和“软实力”,锻造高韧性企业青年铁军队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更是新质生产力的重心所在。南钢一直秉持着“人才强企”战略,深知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南钢持续加大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延揽和培养投入,持续提升高素质学生占比,与校企合作探索复合型人才新模式。围绕“两个一切数字化”着重培养出符合企业“十四五”规划要求的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通过发展性轮岗、海外访学等形式,为青年的复合能力增长提供更多的平台。通过各级操作师、“新八级工”等级工评定等活动,激励青年员工扎根一线,积累工作经验。打造高技能“灯塔人才”,为青年员工们树立榜样的力量。此外创新建立“高校联合培养”新模式,联合周边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南钢独有的实战经验,打通海外高校培训通道,优化培训体系更加立体多元,为青年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帮助青年向下扎根,向上舒展,实现企业与青年成长的“双向奔赴”,抒写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于悦笛 曹春燕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