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环保集团董事长方斌斌:实干争先,有力服务“美丽江苏”建设
省环保集团董事长方斌斌:实干争先,有力服务“美丽江苏”建设
发布时间:2024/3/12 浏览次数:289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平台联合推出“聚力新质生产力·对话国企掌门人”特别策划,邀请国企掌门人共话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务实举措。近日,新江苏记者对话江苏省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斌斌。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您有哪些体会?

方斌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省环保集团上下将用心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领悟透、落实好,把省环保集团作为省属国资在江苏生态环境领域唯一布局的重要功能定位好、发挥好,知重负重、勇挑大梁,运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省环保集团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在服务美丽江苏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新质生产力是坚持绿色发展的生产力,江苏始终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江苏省环保集团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形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方斌斌:省环保集团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累计研发投入超2.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4.0%,创建14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培育1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瞪羚企业,推动1户子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承接省部级以上课题7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7项;获得科技奖项79项,自主研发的智慧环境大数据系统,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成为我省生态环境类大数据服务应用领域唯一入选项目,为推动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省环保集团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三角精细化工园区场地复合污染协同修复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总经费约8000万元,该项目是国家2015年设立重点研发计划以来,首个由江苏省属企业牵头的项目,也是2023年度“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中,全国范围内唯一由地方企业牵头的科研项目。省环保集团联合南京大学、中科院土壤所、生态环境部南京所等10家高水平单位,联动7个国家级、2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包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优青等在内的102名高层次研究人员,共同参与技术攻关,努力探索形成适应我国国情和园区环境治理市场化需求的绿色低碳模式,引领环境修复行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促进长三角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新征程上,江苏省环保集团如何进一步创新,助力“美丽江苏”绿意盎然?

方斌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省环保集团具有环保全产业链优势,主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下一步,集团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生态环境领域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打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链条,有力服务美丽江苏建设。

一是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特别是聚焦科技创新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被列入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的工程技术公司高标准完成科改任务,建立健全与科技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用好股权、分红、超额利润分享、跟投等中长期激励工具,从研发项目立项到成果转化全链条开展激励,让子企业和科研人才心无旁骛搞科研。

二是协同创新。省环保集团联合28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江苏省生态环境科研联盟,着力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邀请相关院士专家担任专家顾问委员。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联盟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联动环保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建立支撑区域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生态环境领域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助力提升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是投资赋能。推动“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加快推进疌泉金环土壤基金二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专项母基金、扬子江绿色低碳中心产业孵化基金募设,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重点和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推动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性技术政策研究和场景式实践试点工作,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环保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江苏环保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安全韧性,支撑我省重大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发展。

许海燕 王心婷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