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近日,江苏省总工会下发《关于认定2023年度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发明专利的决定》,由南钢职工韩伏主创的《一种大规格风电紧固件用钢及其制造方法》发明成果,被认定为“江苏省职工十大发明专利”。
韩伏于2013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现任特钢事业部技术研发处棒线带研究室工艺员。2013—2017年在南钢从事炼铁、炼钢等生产操作与管理工作;2017年至今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技术及质量管理能力,是技术研发处赛马降本月度冠军、技术研发处年度工艺之星、南钢专利工作先进个人、南京市职工十大发明专利、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职工十大发明专利获得者。


攻克难关,填补国内空白
韩伏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负责质量策划、工艺技术创新改进、客户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他坚持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及解决下游用户产品痛点为导向,和研发团队通过多年难题攻关及工艺创新,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格风电紧固件用钢、高强抗延迟断裂螺栓用钢、防腐矿用链用钢等新钢种,优化了企业的产品结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提高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其中,大规格风电紧固件用钢批量应用于国内外风电紧固件市场,解决了大规格风电螺栓性能波动的问题,为风电紧固件制作提供了价格适宜、质量稳定的材料,提高了风电螺栓的使用寿命,为节能降耗做出应有的贡献;高强抗延迟断裂螺栓用钢降低了延迟断裂的风险,并实现工程化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通过了江苏省新产品鉴定,该产品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防腐矿用链用钢耐腐蚀能力较强,疲劳寿命优异,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

工艺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韩伏打破传统思维禁锢,不断摸索新工艺,通过工艺创新为特钢降本增效。转炉4号机采用直上工艺生产的Q235系列、球扁A-1坯料,在不增加合金用量的前提下,优化脱氧工艺,进行精炼,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过不断摸索试验,Q355B、Q355D系列分规格成分设计,结合中棒、大棒控轧控冷工艺,最大幅度减少合金用量,大幅降低了合金成本,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3MnNiMoCr54等矿用链钢通过工艺及合金降本措施,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并结合炼钢、轧钢、精整装备优势,不断优化工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笃学不倦,提高自身素质
韩伏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并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技术研发工作。他经常钻研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主动收集有关钢铁冶炼、连铸工艺、轧钢、金属学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具有独立技术分析和总结判断能力。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全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专家讲座,以及江苏省总工会、南京市总工会等举办的学习培训,不仅开拓了视野,还激发了更多的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土壤肥沃,创新成果迸发
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大发明专利认定,是江苏省总工会引领全省广大职工群众创新创造的品牌工作。南钢高度重视职工基层创新成果培育、发掘、总结、评选工作,并将优秀创新成果积极向上推荐申报。在此过程中,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示范引领作用,搭建起职工基层创新的全方位体系。职工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基层创新土壤日渐肥沃,职工创新成果竞相迸发。
为强化南钢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培养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南钢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强强联合,开展江苏省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供给结构,加快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孟浩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