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交汇点新闻
一次浪费看似微小,累积起来,数量就会触目惊心。只要人人厉行节俭,就能带来巨大改变。从经营者到消费者,一起自觉做勤俭节约的倡导者、防止浪费的行动者,必将有效遏制“舌尖上的主食浪费”。
精心优化供给
四川省成都市 王永战
“做法精致、分量适中,不容易剩,人少也可以多尝几道菜,巴适!”在一家提供小份餐的馆子用餐后,朋友如此感慨。
杜绝餐饮浪费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实践经验来看,优化餐品供给尤为关键。同样一份餐,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几道菜下肚,主食就吃不下了……这些情况,其实都容易造成主食浪费。同时,随着人们的饮食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主食消费的理念和习惯都在发生变化,“轻量化”是趋势之一。由此而言,餐饮提供方不妨在优化供餐方式上多下功夫。比如,在点餐环节主动提供食品分量、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引导合理适量点餐;提供小份主食、粗粮主食,丰富餐品供给;提倡餐后打包,减轻“光盘”压力。
合理供给餐品,有利于从源头减少浪费。各类食堂、餐饮企业等主动作为,探索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就能更好遏制餐饮浪费。
强化宣传引导
北京市朝阳区 钟 于
减少餐桌上的浪费,涵养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关乎粮食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推出“一粒米的世界”等公益广告,放置倡导“光盘”的海报、桌卡,设立餐饮浪费现象曝光台……近年来,各地推动反浪费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以科普宣传、文明倡导、曝光典型等方式,助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入脑入心。减少餐饮环节的主食浪费,要继续强化爱粮节粮宣传引导,推动见行见效。一方面,将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引导人们增强危机感、提升行动力。另一方面,可在内容和形式创新上做文章,增强感染力。比如,有的学校以开展劳动教育为契机,组织孩子们体验农事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粮食来之不易,收效良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必须持之以恒做好宣传引导,推动更多人深化对粮情的认识,时刻绷紧节约之弦,起而行之、久久为功,共同践行文明节俭用餐理念。
编辑:刘艳元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