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交汇点新闻
不仅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优化,一系列经济数据便是印证——
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41.7%,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3.1个百分点;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72亿千瓦,同比增长93%,占新增装机的76%……科技创新积蓄动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逐“绿”前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认为,经济恢复的助力、经济前行的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形成“叠加”,中国经济加快恢复的态势更加明显。
观察中国经济,既要看短期之“形”,更要看长期之“势”。
从长期看,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潜力和韧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将更加强劲。
在日前北京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谈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主要来自超大规模的市场“内核”、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底座”及创新驱动的“引擎”。
“中国拥有齐全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中国供应链体系具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对西门子全球业务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居民消费空间广、潜力大,满足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育幼等领域需求,能够释放巨大的消费潜能。同时,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缺口多、潜力大,在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建筑节能低碳改造、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生物医药等领域,有较多的潜力空间。
戈皮纳特认为,中国高质量的增长包括绿色经济以及从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向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未来,广泛的市场化结构性改革将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促进再平衡、激发新的增长动力,对经济增长有所帮助。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中国将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编辑:王建旸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