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块煤炭 承载丝路温暖梦想
一块煤炭 承载丝路温暖梦想
发布时间:2023/11/1 浏览次数:151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由徐矿集团全面负责运营的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以下简称孟巴煤矿),是孟加拉国历史上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一座现代化矿井。井下原煤通过皮带“走廊”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储煤场,开启了孟加拉国工业时代,培养了该国第一代煤矿产业工人。孟巴煤矿经理助理张田的办公室当时就设在这矿区里。在他的办公桌上,除了笔记本及厚厚的一摞文件外,还摆放着一个精美的玻璃罩盒,里面是一块黑得发亮的煤炭。看到记者好奇的目光,张田笑着说,这块煤炭就来自孟巴煤矿,业主将其制作成精美的纪念品,赠送给重要的合作伙伴。2018年,张田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受邀参加孟巴煤矿年度董事会时,收获了这份见证中孟友谊的特殊礼物。


一块煤炭为何变成了珍贵的纪念品?原来,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煤炭,而是孟巴煤矿由徐矿负责运营以来所开采的第一批煤炭。孟巴煤矿综采工区的生产班班长龚海军来到这里已经超过十个年头,亲眼见证了第一批煤炭的诞生。“孟加拉国是农业大国,工业发展落后,因此我们在前期开展基础建设工作的时候比较困难。我和我的同事身为一线工人,亲眼见证了煤炭采出的艰辛过程。当第一批煤炭采出时,心情是无比的激动,那一刻,我感觉我们所有辛苦的付出都值了!我们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奋斗,为中孟两国创造更大的利益,同时也实现自我价值。”


一般人看到孟巴煤矿开采的煤块,都会感叹于其黝黑发亮的外表,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乌金”。“孟巴煤矿开采的煤炭属肥焦煤,热值高、灰分低、硫分低,无夹矸杂质,燃烧性能优异,燃烧效率高,是国际上较好的优质动力及炼焦煤。”龚海军如数家珍般介绍着,“我们的开采深度在260—430米之间,井下温度夏天在35℃左右,高温高湿,湿度在百分百左右。”孟巴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现场工作场所温度时常在30℃以上,属于较为罕见的困难生产环境,安全风险大、管控标准高。


为治理矿井的地质灾害,徐矿集团研发的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强富水含水层下特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2020年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该项目建立了“防强疏弱、分段波及、精准预测、可控疏排”水害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强含水体下厚煤层分层“上保下疏”开采模式,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了力量。


徐矿集团不但破解了孟巴煤矿的开采难题,推动孟加拉国煤炭产业标准和煤炭工业体系的建立,而且不断用中国方案解决煤矿治理难题,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留下了绿色足迹。孟巴项目部因地制宜,采取“生态环境修复+”模式,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建设了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后的水可用于农田灌溉,长久地造福当地人民;让矸石物尽其用,循环再利用煤矸石万余立方米;在矿区内铺设光伏晶硅板,让矿区环境更清洁、卫生、环保。


孟加拉国是南亚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友好邻邦。徐矿集团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参与运营孟加拉国孟巴煤矿,目前已为该国出产原煤约1400万吨,实现了互利共赢,成为中孟产能合作的典范。孟巴煤矿的开采,为5000余名孟加拉国人获得就业岗位,10000余名周边村民、手工业者从中受益,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得到了孟加拉国政府、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和英国监理公司的高度赞誉,为增进两国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田告诉记者,如今,徐矿集团已连续四期续约孟巴煤矿,四期项目运营一年多来,营收近4亿元人民币,有300余名中国职工在当地服务,保障孟加拉国西北部地区电力供应,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了孟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众多筑梦丝路的中巴两国矿工,如同一块块普通的煤炭,释放着自己的光和热,谱写了一曲中孟友谊的赞歌。


江苏经济报记者 蔡 逸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