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10月20日,以“乘势聚能,碳路登峰”为主题的“中国能源材料产业链高峰论坛暨南钢30万吨Ni系钢、100台LNG陆地储罐业绩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中国超级钢之父”王国栋院士等专家学者到会指导,共同推进中国能源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马小平、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张会祺、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贾尚斌、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潺嵋出席会议。国家管网集团、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化学等央企代表发表讲话。
会上,南钢总裁祝瑞荣表示,多年来,南钢一直坚守“钢铁强国”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2007年起,南钢人便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的闯劲,紧随国家能源结构战略调整,大力研发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产业链所需的钢铁材料。通过自主开发和共性技术外延,先后成立了南钢英国研究院、南钢日本日邦研究院、南钢新材料研究院、南钢数字研究院和南钢双碳研究院五大研发平台,聚力打造产品竞争力,引领钢铁材料的发展。
在深耕产业领域十余载中,南钢相继开发了高钢级大输量管线、超高强管线和海洋抗酸管线,研发了各类球罐和特殊容器用钢以及特种冶金复合板、集装箱用止裂钢等高技术含量品种钢,实现了诸多系列产品研发“0→1”“1→N”的重大突破。南钢Ni系钢交付量已经超过国际知名企业近60年的用量,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南钢将持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聚焦产品迭代进化和质量提升,持续深化产销研一体化模式,用更精准的标准、更有竞争力的成本、更好的服务,为社会、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南钢在超低温Ni系钢的研发方面虽然不是最早的,但研发成功后发展速度是最快的。南钢9Ni钢产品以及低温螺纹钢及套筒,已用于建造了29座LNG接收站,包括14座国家重大工程、15个省市级重大工程和多个海外项目,总数超过100台陆地LNG储罐,南钢Ni系钢已经供货超过30万吨。这些项目的运营,可以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助力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南钢用短短10余年完成,在国际上也是首屈一指。不仅完成了国内保供,还实现了出口,彰显了国内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南钢Ni系钢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推动设备大型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带动了淬火机等大型冶金工业设备实现国产化;同时通过支持国产焊材国产化开发等,促进了全产业链和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
南钢是3.5Nii、5Nii、7Ni、9Ni等系列最全的生产企业,连续12年保持国内陆地、船上用钢市场占有率第一。除了传统成熟产品之外,南钢想用户之所想,率先开发出第二代7Ni钢、第三代高锰钢等更具经济优势的产品,引领了低温材料发展。

江苏省低温钢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揭牌
近年来,南钢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不断丰富创新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现场,南钢再获两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即江苏省低温钢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至此,南钢形成了“2+4+7+N”高端研发平台,打造了具有领先、开放的全球化创新网络。
南钢低温钢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是南钢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升产品研发速度、质量控制水平的具体体现,对提升钢铁行业整体技术和创新水平,巩固扩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该中心在大力促进钢铁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保障了我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则是集特钢材料成分设计、工艺设计、模拟仿真、分析检测和应用检测等为一体的研发机构,旨在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特钢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近年来,南钢依托工业设计中心,相继开发出大厚度止裂钢、高性能桥梁钢、特种复合材料等,从核心技术、前瞻技术、基础创新等多维度突破技术壁垒,打破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显著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今天我们上下游坐在这里聚焦于Ni系能源用钢,这是务实的、积极的,这样讨论问题我们都会有收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此次会议召开的价值。他表示,保证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国家安全问题。Ni系钢在能源运营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南钢在Ni系钢的开发和生产方面是钢铁行业的先行者、领先者。
何文波表示,高质量发展追求的就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钢铁行业,全面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材料的需求是我们的本职,是我们的使命。绿色化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智能化是实现目标的路径,而高端化才是产业的使命所在。南钢的实践告诉我们,瞄准下游需求,坚持不懈抓技术创新,聚精会神开发新产品,这才是真本事。经营长期向好的企业、经得住市场周期检验的企业,大都具有“稳健、专注、持续”的特点,南钢具有同样的特点。钢铁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立足本职,是产品升级。所有的转型行动,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要落在产品上。“安于本质,真如钢铁”,表达的本义就是如此。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需求发现过程,是一个资源组织过程,是一个能力形成过程,需要产、销、研、用全产业链的通力合作,是产业链各种资源要素优化组合的结果。
何文波认为,钢铁碳中和简单说可以有三条实现路径:一是能源节约和能源替代,二是资源节约和资源替代,三是产品升级和产品替代。能源替代,比如说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氢能的替代等;资源替代,比如废钢对铁矿的替代;产品替代本质上是材料替代,指的是用钢铁材料替代其他材料。比如用钢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持续开展且永无止境的工作,还是产品升级。产品升级就是提高钢铁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的方向就是“高强、高耐蚀、高功效”。他希望,钢铁业与相关产业能够继续加深理解、深入合作,特别是在关键领域,比如能源领域,能够取得更多更好的合作成果,共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我们的贡献。

会议期间,何文波还参观了南钢智慧运营中心。他对南钢智慧运营中心的智慧+运营+生态一体化体系给予高度称赞,这是很多钢厂没有做到的全流程、全要素、全链接的智能化模式。他指出,南钢就是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的。高端化是产业的立身之本。他对南钢能够把一些解决方案对外输出,真正形成智慧产业化给予充分肯定。他还表示,南钢的绿色低碳发展,特别是通过数智化管理能源设备,对环保、低碳都有促进作用,值得好好推广。
在智慧运营中心,南钢党委副书记王芳介绍了南钢钢铁智造的全流程、工业互联网生态 、新产业裂变等各领域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南钢通过“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的创新实践,借助数字产业化为新业态、新模式赋能,形成了独具南钢特色的“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的双重竞争优势。何文波对南钢的智慧运营生态系统给予高度赞扬。他指出,南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显著,通过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资源整合体系,实现了协同效应和价值提升。同时依托智慧产业化能力,实现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对外赋能输出,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相关行业朝着更高水平迈进。绿色低碳转型是未来钢铁工业的共同使命,南钢正以实际行动勇担时代使命,深入推进绿色革命。南钢的智慧能源管理体系,发挥了能源数字化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能源管理效力,打造出了特色的靓丽环保工业名片,值得在行业内广泛推广。
“创新是灵魂,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础。”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潺嵋表示,江北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在产业布局,产业功能上进行探索和研究,紧扣“两城一中心”的产业发展定位,打造特色鲜明、链条完善的“3+3+X”的产业体系,在产业功能提升上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在新区发展过程中,传统企业,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慧化的提升,是新区重点在智能产业发展工作的方向和基础。“X”就是江北新区在未来产业联动方面要抢先布局,主要是抢占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元宇宙等创新方面的制高点。南钢地处江北新区,是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更是支撑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的千亿级企业。
南钢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这与江北经济发展是相匹配的。一方面,南钢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一系列的智慧化工厂、智慧化的车间,包括智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突破,以及在安防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打造出一座美丽的都市型绿色钢企,是江北新区的一颗明珠。同时,南钢在新技术、新产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走在了传统制造业的前列。南钢的供应链金融以及数字经济在全国抢占了制高点。创新使南钢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江北新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南钢的创新发展,在空间载体、创新资金、环保生态的保障和营商环境的保障方面,都会全力以赴支持南钢,支持南钢上下游产业链在新区落地和发展。
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表示,过去的世界列强、现在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建立在强大的钢铁工业基础之上。9Ni钢,被冠以“钢材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内外业界公认的高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的宽厚板品种之一。面对国外技术的封锁及能源行业急迫需求,南钢人与大家一道,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牵头成立了超低温LNG储罐用钢自主创新及产业应用团队,开启了对9Ni钢研发的“破冰行动”。截至目前,南钢供应的第一台大连9Ni钢储罐已经良好稳定运行11年,也收获了广大客户源源不断的好评。这一个个指标和数字,是9Ni钢实现国产化替代,打破关键材料“卡脖子”的历史见证。伴随着产品应用在一项项享誉全球的重大工程上,南钢产品成为让南钢人乃至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创造。这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与收获的背后,无不充满着各位领导专家、生态圈伙伴“鼎力支持、倾心相助”的涓涓之情;无不彰显着南钢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孟浩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