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徐矿集团第九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回望来路,徐矿集团“创新发展”这条主线愈加清晰、贯穿始终。
创新驱动成就“业兴家旺”
“要总结推广徐矿集团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涅槃重生的成功经验……”2021年夏天,全国煤炭行业老矿区转型发展现场会上,在时任中煤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的推介下,全煤行业目光聚焦徐矿。
这家“百年老店”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困境突围、涅槃重生的典型做法,破解了长期困扰老矿区煤矿企业转型发展的“三大难题”,令整个行业为之振奋。
破解产业接续“难题”。紧扣国家战略、全省大局、企业实际,建设“六大能源基地”,重大项目进入集中建设、多点突破期:天山矿业公司产能核增至850万吨/年,成为全疆最大的井工煤矿;全国首台百万褐煤机组——苏能乌拉盖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整体工程进度完成超50%;苏能白音华2x66万千瓦发电项目、射阳港电厂百万千瓦机组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新能源项目已建成31个、在建11个……
破解人员安置“难题”。树立“满眼都是人才、满眼都是资源”理念,充分发挥百年徐矿的品牌、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破解了“矿关了人怎么办”的行业难题。
破解生态治理“难题”。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与地方政府协同融合中盘活存量资源、修复治理生态。累计投入生态治理和村庄搬迁资金56亿元,配合地方政府相继建成了潘安湖、安国湖、九里湖等国家生态湿地公园,其中九里湖湿地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今年以来,实现老矿区成功转型的徐矿正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信心干劲力量,转化为构建“一核两极”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奋力开创百年徐矿新的辉煌。
管理创新激活“一池春水”
老矿区转型成为全国样本,企业治理成为全国标杆,产改建设成为全国示范,科技创新走在行业前列,强身健体成为行业典型,混改上市争当行业表率……
按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徐矿集团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通过构建“十大体系”、实施“十大行动”、开展“五个一流”,管理创新多点突破、厚积成势,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
管理创新,创出了管理标杆,在推进现代治理上取得明显成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构建“五型”董事会,徐矿集团及71户子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家单位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清理劣势企业162户,完成55户集体企业改革任务,压减亏损企业27户。
管理创新,创出了发展高质量,在提升运行质效上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实施“五血疗法”,全面解决“十大”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盘活存量土地6236亩……强筋健骨的徐矿集团连续两年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成为全国煤炭行业十年来首家主板上市企业。
管理创新,创出了厚重民生福祉,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取得明显成效。坚决兑现不让一名职工下岗的承诺,大力实施“三三”民生工程,大力推进产改“十条”和“双十”行动,职工收入实现翻番位列全煤行业前列,用于改善民生支出累计超过60亿元。
科技创新打造“强劲引擎”
徐矿集团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是企业科技进步大、科技实力提升快的时期,徐矿集团党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把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
创新的种子已经播撒,创新的激情正在升腾,创新的徐矿风华正茂。
优化创新管理体系、深化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变化的背后,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坚定决心,更是体系驱动、平台推动、全员行动的生动实践。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建成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0个,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6项、专利授权49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26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智改数转”走在前列。坚持示范引领、分类推进原则,2020年分别建成江苏、新疆、陕西宝鸡地区首个智能化工作面,张双楼矿和天山矿业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场景研究及应用”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一等奖。全集团已建成16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4个智能化矿井,树起了全煤行业智能化建设“徐矿标杆”。
科研攻关成绩斐然。“资源枯竭型矿区转型发展创新技术与模式示范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孟巴矿强复合含水层下特厚煤层开采水害形成机理及防控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中国煤炭工业特等奖。“关闭矿井绿色闭坑系列关键技术”等3项技术被授予“中国好技术”。“ZC3200/13/28超高水(固体)多功能煤矿智能网络群控充填液压支架”和“VIGA200真空气雾化金属粉末制备生产线”两项产品通过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国内首台套极薄煤层综采液压支架填补了国内空白。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徐矿,正乘创新东风,翱翔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天地。
孟浩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