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近日,南钢与东北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国栋,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南钢总裁祝瑞荣等出席会议并共同见证签约。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联合开发、共谋发展”的原则,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项目合作、人才培养、重大科研项目与科技奖励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祝瑞荣表示,东北大学建校100年来,秉持“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为冶金行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大学与南钢的合作源远流长。多年来,南钢与东北大学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东北大学为南钢输出了大量的人才和管理精英,双方合作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很多从“0”到“1”的突破。展望未来,南钢与东北大学的合作空间更大。坚信,在东北大学,以及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南钢一定会打赢数字化转型这场“战役”。希望双方继续保持亲密合作,塑造更多的精品。
黄一新表示,感谢东北大学长期以来为南钢发展作出的贡献。东北大学“献身、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令人敬佩。此外,东北大学的发展思维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很多的研究成果实用高效,研发的装备稳定可靠。此次不仅仅是双方简单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为南钢未来的战略规划、思想理念的变革,以及如何找到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路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未来,南钢将持续聚焦“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生态化”建设,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产学研用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是大学研究机构创新的载体和实战的“战场”。希望东北大学的院士团队,将更多行业前沿技术引入南钢各个工序及生产一线,将理论创新转化为技术优势,实现科学技术与钢铁行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南钢更好地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校企合作新典范,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双方应有的贡献。
王国栋表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人民生活的支柱性原材料行业,因此,以钢铁行业为龙头的全产业链的健康、安全、和谐、协同、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钢铁行业一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钢铁工业科技创新“新生态”,早日将钢铁行业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工业集群,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唐立新指出,钢铁行业是国家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东北大学构建了HSEV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强化智能化、链条式、生态性、科学化的集成技术创新;坚持H计划,以工业智能联合冶金全链条工艺技术与感知、发现、决策、执行等垂直集成的自动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实施S计划,推动单个技术向多维度全链条集成,解决单一技术难以解决的系统难题;强化E计划,聚焦制造核心,融合环境、物流、能源、装备等形成立体式现代化;执行V计划,推动工程、技术、基础研究分时融合整体创新。东北大学愿与南钢共同聚合钢铁转型升级内驱力和上下游联合协同创新的外驱力双向动力,着力推进钢铁生产高质、高效、低碳、智能发展。
郭海表示,感谢南钢长期以来对东北大学的支持与帮助,南钢为东北大学提供了成果转化平台,使学校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年来,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行业人才培养、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加强行业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今天的签约,代表双方合作又进入了一个更高层次、更加全面、更具创新的阶段,希望双方在未来的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攻坚克难,共同为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双方未来合作,郭海表示,东北大学与南钢的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作,相互支持和帮助,精诚合作、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孟浩
责任编辑:徐璐 谢虹
阅读原文